瀏覽人次: 4343

專書論文

  1. 皮國立,〈新中醫的實踐與困境-惲鐵樵(1878-1935)談《傷寒論》與細菌學〉,第八屆科學史研討會彙刊,臺北:中央研究院科學史委員會,2007,頁169-201
  2. 皮國立,〈孫中山之死與中西醫論戰〉,《兩岸三地歷史學研究生研討會論文選集》,臺北:政大歷史系。2007,頁215-242
  3. 皮國立,〈論爭前的和諧近代中西醫知識中的「熱病」論述初探〉,《清代以來的疾病、醫療和衛生》,香港:三聯書店,2009,頁189-215
  4. 皮國立,〈所謂「國醫」的內涵〉,《國學文摘》第1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頁237-240
  5. 皮國立、沈明得等人合編,《歷史經典與文獻選讀》,臺北:翰蘆圖書,2012
  6. 皮國立,〈抗戰前蔣介石的日常醫療經驗與衛生觀〉,《蔣介石的日常生活》(ISBN9789866475283),臺北:政大人文中心,2012,頁381-752
  7. 皮國立,〈回首來時有感重讀《中醫近代史》〉,《中醫思想者(2)》,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3,頁287-303
  8. 皮國立,〈十六章:國醫:近代中醫的轉型與再造〉,《近代中國的知識與制度轉型》,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3,頁592-630。後再收入桑兵、關曉紅的《近代國字型大小事物的命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一書第4章。
  9. 皮國立,〈中醫文獻與學術轉型以熱病醫籍為中心的考察(1912-1949)〉,《技術遺產與科學傳統》,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2013,頁223-318
  10. 皮國立,〈「育」與「規訓」的政治化身體——50年代蔣中正的言論為中心之研究〉,《同舟共濟:蔣中正與1950年代的臺灣》,臺北: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2014,頁71-127
  11. 皮國立,〈中西醫學話語與近代商業論述──以《申報》上的「痧藥水」為例〉,《傳播視野與中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頁257-287
  12. 皮國立,〈民國時期的中國醫學史教科書與醫史教育〉,《近代中國的知識生產與文化政治》。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頁40-66
  13. 皮國立,〈抗戰前蔣介石的日常醫療經驗與衛生觀〉,《蔣介石的日常生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與香港:天地圖書 ,2014。
  14. 皮國立,〈清代外感熱病史──寒溫論爭再談中醫疾病史的詮釋問題〉,《中國史新論.醫學史分冊》,臺北:聯經出版社,2015,頁475-526。
  15. 皮國立,〈國共內戰時期的化學戰(1946-1949)〉,《國軍與現代中國》,臺北:國史館、中正紀念堂,2015,頁271-301
  16. 劉士永、皮國立主編,《衛生史新視野:華人社會的身體、疾病與歷史論述》臺北:華藝學術出版,2016。
  17. 皮國立,〈民國時期農村的醫療與衛生-以基督教人士之相關言論為主的分析〉,《華人情境下的基督宗教與社會 關懷》,臺北:國立中央大學、遠流出版社,2016,頁229-252。。
  18. 皮國立,〈1960年代蔣中正與臺灣「現代國民」的身體治理與教育〉,《1960年代的臺灣》,臺北:中正紀念堂管理處,2017,頁273-322
  19. 陳光華、皮國立、游智勝,〈論證中國疫病史之難:以金末「汴京大疫」是否為鼠疫為例〉,《藥品疾病與社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頁50-91。
  20. 皮國立,〈近代中醫的防疫技術與抗菌思想〉,《藥品疾病與社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頁278-380
  21. 皮國立訪談、整理,〈張嘉侃醫師訪問記錄〉,收入游鑑明等,《振興醫院五十週年-口述歷史回顧》下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8
  22. 皮國立,〈當「營養」成商品-維他命在近代中國(1920-1931)(345-371),《1920年代的中國》,臺北:政治大學人文中心,2018,頁345-371
  23. 皮國立,〈新史學之再維新——中國醫療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2011-2017)(439-462),《當代歷史學新趨勢:理論、方法與實踐》,臺北:聯經出版社,2019,頁439-462
  24. 皮國立,〈知識份子眼中的蔣介石與國共兩黨以《竺可楨日記》(19361949)為中心〉(309-348),《中華民國史研究:第3在日記中找尋歷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頁309-348 (另收入呂芳上主編,《日記中的蔣介石》,臺北:政大出版社,2020.5)
  25. 皮國立,〈舊解讀與新詮釋-戰時報刊中的日軍細菌戰(1937-1945)〉,《抗日戰爭史研究新趨向論文集》(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所,2020),頁321-341皮國立,〈北宋「老人」的食療與養生-以《奉親養老書》為核心的文獻分析〉,《宋元以來日常生活中的健康與生命》,北京:商務印書館,2020(出版中)
  26. 皮國立,〈思考日記的另一角度:公衛史研究〉,呂芳上主編,《日記與民國史事》(臺北:政大人文中心,2020),頁49-98。
  27. 皮國立,〈環境史視野下桃園水污染的問題(1970-2019)〉,何彩滿、魏立心主編,《桃李成蹊:桃園文史藝術與社會研究》(新北市:喆閎人文工作室、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2021),頁12-59。
  28. 皮國立,〈從論「蟲」到治療江南「血吸蟲」的近代中醫史〉,《江南視域下的醫療社會文化史研究》(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21),頁2-27。
  29. 皮國立,〈抗戰前夕醫療技術變革的故事:中西醫急救、護理與外傷知識的初步匯通〉,《百變民國:1930年代之中國》(臺北:政治大學人文中心,2021),頁243-275。
  30. 皮國立,〈當中醫初遇大流感〉,《瘟疫:歷史的啟示》,北京:商務印書館,2022。
  31. 皮國立,〈民國時期《黃帝內經》的出版、閱讀與學術轉型〉,《走過「廢除中醫」的時代:近代傳統醫學知識的變與常》(臺北:民國學社,2023),頁89-128
  32. 陳光華、皮國立、游智勝,〈從中醫臨床探討民國初年廢除中醫的論戰—兼論合理評價中醫的淺見〉,《走過「廢除中醫」的時代:近代傳統醫學知識的變與常》(臺北:民國學社,2023),頁219-277。
  33. 皮國立,〈就業機會與經濟成長〉,《SDGs與臺灣教育場域的實踐》(臺北:全華圖書,2022),第8章。
  34. 美娥、董延齡、林昭庚、孫茂峰、戴銘錫、皮國立,〈「臺北傳統漢醫藥」口述歷史座談〉,《臺北文獻》220期(2022.6),頁31-38。
  35. 皮國立,〈大園地區的孤魂與厲鬼信仰考察〉,《航空城文化與軍事記憶》(桃園:桃園市文化局,2023),頁377-403。
  36. 皮國立,〈「食療」:近代一個中西醫匯通名詞的誕生〉,《華人大補史:吃出一段近代東亞補養與科技的歷史》(臺北:時報出版社,2023),頁15-68。
  37. 皮國立,〈寄生蟲知識的形成-從華佗療「吐蛇」之謎談起〉,侯嘉星主編,《物種與人類世:20世紀的動植物知識》(臺北:前衛出版社,2023),頁37-54。
  38. 皮國立,〈「國藥」或「代用西藥」?戰時國產藥物的製造與研究〉,高晞、何安娜主編,《本草寰球記:5世紀以來的全球中藥貿易》,上海:中華書局,2023。
  39. 皮國立,〈關鍵二十年:中國民族主義歷史教育的興盛與式微〉,李又寧主編,《1949-1975 年間的台灣教育》(紐約:美國紐約天外出版社,2024),頁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