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人次: 8196

民国101-112年间硕专毕业论文

毕业年 姓名 题名 指导教授
101 廖淑青 1967年武汉「七二○事件」及其影响之探讨 齐茂吉
101 颜志琦 毛泽东与中共早期妇女政策之研究(1921-1945) 齐茂吉
101 邱志诚 胡耀邦与中共党内斗争之研究(1977–1987 齐茂吉
101 邱柏诚 人民公社之研究 齐茂吉
101 施桂婷 桃园地区开漳圣王信仰之研究 ─以大溪仁和宫为例 吴学明
101 胡博荏 日治时期桃园龙潭公学校之研究 郑政诚
101 徐慧茹 严庆龄与台湾汽车工业之发展(1953-1981) 赖泽涵
101 魏瑞琦 战后台湾主计制度的接收与重建〈1945-1952 李力庸
101 张道文 明末忠臣张慎言(1577-1645)之研究 吴振汉
101 汤佳瑜 两岸基督教诗歌创作之探讨—以天韵合唱团及吕小敏为例 王成勉
101 杨伟裕 战后台湾国编版高中地理教科书的编写与分析 郑政诚
101 杨筑亘 毛泽东晚年发起之政治运动研究(1972-1976 齐茂吉
101 杨潓璿 习仲勳与中国共产革命运动之研究(1928—1949 齐茂吉
101 叶国维 抗战前国民政府兵工署研究─组织与人事的探讨(民国17-26年) 李力庸
101 熊德焜 明代能臣杨博之研究 吴振汉
102 王怀庆 国防部出版品对「戡乱」之检讨 王成勉
102 仰崇明 日治时期「新竹州」之发展与演变(1895—1945 赖泽涵
102 许妤姗 1962年七千人大会之研究 齐茂吉
102 江孟馡 民初身为婚姻第三者之女作家研究─以庐隐、石评梅、许广平三人为例 吴振汉
102 吴声德 舟山保卫战与撤退之研究 王成勉
102 李鸿隆 中共建国初期的「东北王」-高岗的崛起与没落 齐茂吉
102 胡砚芬 钱学森与中共导弹发展 齐茂吉
102 张金权 戒严时期媒体对重大政治事件报导的比较~以《中央日报》、《自立晚报》为中心 吴学明
102 锺惠菁 中坜仁海宫与地方社会的发展 赖泽涵
102 颜鸿隆 国共内战国军军事失利之研究 王成勉
102 张铭峰 王洪文和「上海夺权」之研究(1966-1968) 齐茂吉
102 郭玮凡 新竹农田水利会与地方社会(1945-1982) 李力庸
102 陈惠雯 明中叶首辅刘健之研究(1433-1526) 吴振汉
102 黄美娇 1950年代前期美国对中华民国之政策 齐茂吉
102 刘翠玲 解放军反教条主义斗争与军内冲突之研究(1956-1958) 齐茂吉
103 林宏德 台湾基督长老教会桃园客庄宣教研究 吴学明
103 于桂茵 新竹李锡金家族的崛起及其社会关系网络(1799-1895) 吴学明
103 王亭雁 明宪宗朝西厂之研究 吴振汉
103 吕绍瑜 雍正能臣李卫之研究 王成勉
103 李品纬 明将李如松与朝鲜之役研究 赖泽涵
103 林美珠 日治时期新竹州人口外移之研究 吴学明
103 徐美娟 传统客家知识分子的变与不变-以桃园市观音区徐辉为例 吴学明
103 康雅贞 台湾基督长老教会的传教及发展─以台南新化教会为例 吴学明
103 谢易菁 三反运动之研究 齐茂吉
103 张静芳 民间信仰与地域社会:以桃园大园仁寿宫为例 吴学明
103 杨明祥 明中叶太监张永之研究 吴振汉
103 廖云治 赵紫阳与中共党内斗争之研究(1978-1989) 齐茂吉
103 刘子瑛 桃园市新坡国民小学之研究(1923-2013) 郑政诚
103 蔡静月 日治时期苗栗山脚公学校之研究(1912-1945) 郑政诚
103 郑斐文 五反运动之研究 齐茂吉
104 陈学林 国府存亡的关键三年(1949-1951)之研究 赖泽涵
104 黄国峯 1946-1947年四平战役之研究 齐茂吉
104 萧玫玲 民国时期官府菜探讨 -以谭延闿与谭祖任为例 王成勉
104 王碧君 国军「黑猫中队」之研究(1961-1974 齐茂吉
104 甘文杰 战后台湾消防体系与观念之重建-以火灾为主的讨论(1945-1985) 李力庸
104 沈怡廷 「学雷锋」运动之研究(1960-1963 齐茂吉
104 苗延萍 美援与建教合作 --以中工、雄工、南工为例 李力庸
104 汤忠龙 大凌河城战役新论─军事的角度探讨 王成勉
104 蔡佳珍 方震儒与晚明政局之研究 吴振汉
105 崔瀚中 中共军事战略转变之研究(1999-2015) 齐茂吉
105 陈左新 「新桂系」与民国政治(1925~1949) 赖泽涵
105 叶家瑜 告别肥胖:从战后台湾报纸的内容看减肥观念的形塑与实践 郑政诚
105 王婉怡 台湾山地保留地政策的制订与执行 ─以复兴乡为例(1945-1966 李力庸
105 吴宗宪 战后台湾公路运输政策与公营客运之变迁 李力庸
105 施奕安 薄一波与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之研究(1936-1940 齐茂吉
105 胡振弘 轮转鍊生:台湾自行车产业史(1972-2005) 赖泽涵
105 孙维浓 《汉声小百科》与战后儿童百科中的台湾论述 吴学明
105 黄淑卿 中共海军新型水面舰艇演进之研究 (1999-2016 齐茂吉
105 邹琮隆 1944年「豫湘桂战役」之研究 齐茂吉
105 郑湘如 商辂下野期间活动之研究 吴振汉
106 石秀樱 孝定李太后与郑贵妃互动关系之研究(1582—1614) 吴振汉
106 林佳慧 战后台湾气象组织与测报技术变迁之研究 (1945-2000) 李力庸
106 林骞顺 台湾境管机关历史沿革之研究 (1949-1992) 吴学明
106 许育彰 1947年孟良崮战役之研究 齐茂吉
106 陈明仁 古宁头战役之研究 齐茂吉
106 陈昭良 战后台湾水力发电厂的发展与困境 ─ 以石门发电厂为分析中心 郑政诚
106 黄绣颖 黄日炳派下家族与桃园地区的拓垦及发展 赖泽涵
106 刘俊伟 1938年台儿庄战役之研究 齐茂吉
106 何涵 明代荫监出身高官探究--以黄绾为例 吴振汉
106 吕建錝 清末变局下知识份子的应变与调适 -以姚莹为例 吴学明
106 林玉琪 蜂与蜜:台湾养蜂事业之兴衰(1895-1990) 李力庸
106 林金莲 钱谦益史着之史源探析 吴振汉
106 林慧瑜 历史小说的史实辩证―二月河《雍正皇帝》的探究 王成勉
106 侯景腾 1946年前后国共华北战局演变之研究 齐茂吉
106 洪景鄷 解放军第二炮兵建军及其发展之研究(1966-2015) 齐茂吉
106 范振隆 中共军衔制(1955-1965)之研究 齐茂吉
106 翁伃嫺 清代台湾汉人妇女财产权之研究 吴学明
106 张日娟 《大义觉迷录》中华夷问题之探讨 王成勉
106 邓宏旭 日治时期台湾都市不动产业之形成与影响-以基隆、台北、高雄为例(1895-1936) 李力庸
106 梁卢焕 重庆和谈之研究 齐茂吉
106 赵逸凡 姚广孝与朱棣互动关系之研究 吴振汉
106 郑文栋 日治时期公学校台籍教师之薪资研究 郑政诚
107 王宝棠 圣凡双修的实践:一贯道基础忠恕詹金益之研究 吴学明
107 林永钦 借镜台湾︰日治时期中国大陆官民的台湾考察论述 郑政诚
107 高嘉滨 解放军海军潜艇部队演进之研究(1954-2017) 齐茂吉
107 杨惠君 明人判牍中的妇女奸事研究 吴振汉
107 钟博宇 战后山地原住民地方性选举的实施与影响(1954-1987)-以复兴乡为例 李力庸
107 陈孟俐 新竹县三山国王信仰之研究 吴学明
107 陈秋华 「天启忠烈」家眷之困境与应对 吴振汉
107 黄丽敏 台湾人寿保险公司对台湾寿险之推展(民国34~49年) 李力庸
108 黄国仲 国民政府对战后世界秩序之构想 -以「国际问题讨论会」为例 赖泽涵
108 叶乃菁 1959年庐山会议之研究── 以「彭德怀事件」为中心 齐茂吉
郑政诚
108 宋朝森 黑松企业饮料品牌多角化发展历程之研究 郑政诚
108 李慧琦 从《师友》月刊看台湾国中小教师专业的建构与实践 (1967-1987) 郑政诚
108 郭起斌 桂永清与战后海军重整 吴振汉
108 黄志雄 1953年东山岛战役之研究 齐茂吉
郑政诚
108 黄俊华 福康安生平事功之研究 赖泽涵
108 黄馨仪 1958年毛泽东与大跃进运动形成之研究 齐茂吉
郑政诚
109 张南宗 中共解放军海军战力发展之研究 齐茂吉
郑政诚
109 杨舒逸 督陶榷使唐英之研究 王成勉
109 班伟 番割与清代台湾的边区社会 吴学明
109 许金水 清初三帝赏赐文化之研究 吴振汉
蒋竹山
109 陈正一 陆军士官之学校教育—以新制常备士官班为例(1986年-2005年) 赖泽涵
109 蔡昌祐 台湾近代消防的演进(1895-2015) 赖泽涵
109 潘琼玉 从《台湾教育》月刊看九年国教发展与恶性补习(1951-1973 郑政诚
109 张盼 罗家伦的中国大陆西北考察论述 赖泽涵
109 郭雅萍 中共「中央文革小组」之研究(1966-1969) 齐茂吉
109 林玉颖 战后台湾第一期农地重划的实施与影响—以桃园新屋蚵壳港地区为例 李力庸
110 周明秀 明代皇室外戚之传承与兴衰 -仁宗张皇后家族的个案研究 吴振汉
110 陈观柏 天主教新竹教区复兴堂区之研究(1953-2019) 吴学明
110 林丽曼 台湾的消费观念之研究——以《消费者报导》为例(1981-2001 吴学明
111 杨奇达 晚清韩善征《阳痿论》的身体观及其医理用药思想之研究 皮国立
111 刘亮亨 药事法与中药贩售业 : 一项历史学的考察 蒋竹山
111 唐植梅 传统宫庙、国家开发与地方社会——以桃园竹围福海宫为例 吴学明
111 陈俊仁 国军「黑蝙蝠中队」之研究(1952-1967) 齐茂吉
蒋竹山
112 陈湛 被遗忘的情报机构 : 抗战时期的军令部(1938-1945) 皮国立